肩頸痠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尤其在長時間久坐、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的族群中相當普遍。患者常抱怨脖子僵硬、肩膀緊繃,有時甚至會延伸至上背或手臂,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室內, 女孩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肩頸痠痛的原因

常見原因包含: 

  • 長時間姿勢不良(如低頭、聳肩)
  • 肩頸肌肉過度緊繃或使用過度
  • 壓力與焦慮造成肌肉緊張
  • 枕頭高度或床墊支撐不良
  • 頸椎退化或椎間盤問題
  • 深層頸屈肌無力

如果同時有長期低頭工作與頭部前傾姿勢,不妨檢視是否為深層頸屈肌無力造成的長期姿勢代償。

為什麼深層頸屈肌會影響肩頸痠痛?

深層頸屈肌群負責穩定頸椎與維持頭部正中姿勢。當這些肌群無力時,常見代償現象包括:

  • 頭部前傾姿勢(Forward Head Posture)
  • 過度使用胸鎖乳突肌、斜角肌、上斜方肌
  • 增加頸椎壓力,導致頸部僵硬、肩頸緊繃、手麻

這類代償模式也會降低頸椎控制力,加劇慢性肩頸痠痛與復發機率。

物理治療如何幫助肩頸痠痛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肌筋膜釋放(Myofascial Release):針對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鎖乳突肌等部位,解除慢性緊繃與壓痛點。
  • 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改善頸椎與胸椎的關節活動度,特別是針對久坐導致的活動受限

姿勢矯正與動作控制訓練:

  • 許多肩頸痠痛個案與頭部前傾與圓肩有關,這會導致頸椎負擔增加、深層穩定肌群失能,透過姿勢與動作控制訓練。

深層頸屈肌訓練(DNF activation):

  • 深層頸屈肌群訓練會以低強度、高控制度為原則,漸進建立肌肉啟動與耐力,包含點頭運動(Chin Tuck)、躺姿穩定頭控訓練抗阻深層頸屈肌穩定訓練

居家運動

  • 上斜方肌放鬆

一手輕輕扶住頭側,將頭部緩慢往同側傾斜。將另一手自然下垂,或輕拉著椅子邊緣以加強牽引感。保持30秒,左右各執行4–5次。

  • 胸鎖乳突肌放鬆

將頭緩慢向左側後方仰伸(像是在看右上方天花板)。將另一手自然下垂。維持姿勢30秒,左右交替各做4–5次

  • 點頭運動

躺姿,在脖子下方可以放一條毛巾增加感覺回饋。想像「點頭」動作,將下巴輕輕往內收、朝喉嚨方向靠近,不要低頭或仰頭。 維持5秒,放鬆,重複10次,每天練習3-4次。

結語

若你長期感到肩膀緊繃、脖子僵硬、手麻或姿勢不良,很可能是深層頸屈肌無力與久坐姿勢導致肩頸負擔。透過物理治療介入與正確訓練深層頸屈肌,可以有效改善肩頸痠痛,重拾舒適生活!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