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
具指標性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顯示,在慢性關節疼痛(如膝關節骨關節炎 Knee Osteoarthritis)或退化性半月板撕裂患者中,假性膝關節鏡手術(Sham Arthroscopic Surgery,包括麻醉、皮膚切開及插入關節鏡)與實際手術(如部分半月板切除術或清創沖洗)的正向結果程度相當。類似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也出現在脊椎的假性手術中。介入方式越複雜或越昂貴,其療效看起來越明顯,影響慢性疼痛緩解。嚴謹的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一致表明,慢性關節疼痛症狀的改善主要來自情境效應,而非治療本身的特定療效。
疼痛機轉
「疼痛機轉」(Pain Mechanisms)用來描述可能促成慢性疼痛產生、維持或加劇的因素,理解慢性疼痛原因至關重要。
疼痛機轉 | |||
類型 | 傷害感受性疼痛 Nociceptive pain | 感覺處理異常性疼痛 Nociplastic pain | 神經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 |
引起原因 | 源於傷害、發炎或機械性刺激(如機械性、發炎性或缺血性傷害)活化傷害感受器 | 源於中樞疼痛處理機制異常——興奮性增加、抑制性減少 | 源於神經系統的病變或損傷 |
疼痛特徵 | 可預測症狀隨動作或維持姿勢而改變症狀與刺激成比例局部性疼痛或症狀 | 與動作/姿勢變化不一致疼痛程度不成比例、不可預測疼痛擴散,包含局部與遠端轉移常與負面的心理社會因子有關 | 電擊感針刺感麻(木)感症狀沿皮節分布神經動力學檢查出現陽性反應 |
舉例 | 骨性關節炎下背痛腳踝扭傷紙割傷 | 纖維肌痛症非特異性下背痛 nonspecific LBP慢性關節炎 | 糖尿病神經性病變腕隧道症候群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 |
傷害感受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
傷害感受性疼痛源於皮膚、肌肉、關節和內臟中的傷害感受器(Nociceptors)檢測到的有害刺激,涉及四個階段:
- 轉導(Transduction):有害刺激經由傷害感受器轉換為電訊號。組織損傷同時釋放多種化學物質,如:前列腺素、緩激肽 (Bradykinin)、P物質,降低感受器閾值,使其更敏感。
- 傳導(Transmission):電訊號從受傷部位傳至中樞神經系統。
- 感知(Perception):疼痛訊號傳至大腦,產生有意識覺察與詮釋,涉及以下腦區的交互作用:
- 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負責認知與評估處理
- 體感皮質(Somatosensory Cortex):負責疼痛位置與強度辨識
-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負責情緒與情感反應 疼痛感知會因注意力、情緒、期望與過去經驗而改變,影響慢性疼痛症狀。
- 調節(Modulation):中樞神經系統能在疼痛訊號被完全感知前,放大或抑制訊號,透過上行疼痛訊號、下行抑制/促進路徑及神經化學機制的交互作用。
機轉 | 對疼痛的效果 | 神經系統相關解剖 | 關鍵神經傳導物質 |
下行性抑制 | 降低疼痛,如:跑者欣悅感 | 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PGA,疼痛控制中心)→頭腹內側延腦(RVM)→脊髓背角 | 內生性鴉片、多巴胺、正腎上腺素、中樞血清素、GABA(γ-氨基丁酸) |
下行性促進 | 增加疼痛,如:纖維肌痛症(源於抑制不足、促進過多) | 物質P、麩胺酸、周邊血清素 | |
脊髓中的門閥控制理論 | 抑制傷害性感受的訊號,如:經皮神經電刺激、揉痛處等 | 活化A-beta神經纖維,並在脊髓背角抑制C纖維的痛覺訊號 |

(pain volume dial)照片來源:freepik.com、自繪
感覺處理異常性疼痛(Nociplastic Pain)
感覺處理異常性疼痛源於異常的傷害性感受處理機制,多半起因於中樞,與中樞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興奮性增加與抑制性減少)有關。與傷害感受性疼痛不同,此類疼痛通常無明確組織受損或體感覺系統疾病。
- 疼痛程度與受傷程度不成比例(誇張化反應)。
- 引起傷害性感受的來源移除後,慢性疼痛仍持續。
- 通常為長期疼痛且廣泛性。
- 可能與傷害感受性疼痛同時存在。
神經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神經病理性疼痛由神經系統的病變或損傷引起,包括周邊神經、脊髓及大腦。與來自組織損傷的傷害感受性疼痛不同,此類疼痛由異常神經訊號傳遞所致。常見感覺包括灼熱、尖銳刺痛、麻刺感或電擊般感覺,可能為自發性疼痛(無誘發因素),並伴隨肌肉無力。常見例子包括:
-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
-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 腰椎/頸椎神經根病變
- 帶狀皰疹(Shingles)
-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 脊髓損傷
- 中風
- 痛覺過敏(Hyperalgesia):對有害性刺激,身體產生過度誇大的疼痛反應。
- 輕觸痛(Allodynia):對非有害性刺激(如輕觸、微風),身體產生疼痛反應。 以上兩者在感覺處理異常性疼痛與神經病理性疼痛中常見,但在傷害感受性疼痛中較少見,需慢性疼痛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