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下背痛是普遍的健康問題!在一般人當中,下背痛每年的發生率大約5%,終其一生,大約有80%的人會發生下背痛。造成腰酸背痛的原因有很多種: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骨盆歪斜、駝背、髖關節病症、核心肌力不足、肌肉拉傷、肌肉/內臟轉移痛等等,每一種成因表現出來的症狀不盡相同,但因為痛的位置非常接近,很容易造成診斷上的誤判。今天我們主要帶大家認識什麼是『脊椎滑脫』~
什麼是脊椎滑脫?
在說明脊椎滑脫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新名詞『椎弓解離(Spondylolysis)』,這是指脊椎峽部發生斷裂。如果從X光片可以看到蘇格蘭狗(Scotty dog)有斷頸的現象!通常發生在L5-S1之間的椎弓。
『椎弓解離的症狀』
1.活動時/後才會出現疼痛,休息時不太會不舒服
2.疼痛會往臀部和大腿後側放射出去,很少痛到膝蓋以下
3.背部肌肉出現類似拉傷的痛:因為椎弓不穩定,使得肌肉有保護性收縮,會被過度拉扯
當椎弓解離到一定程度(有骨折)/抑或是椎間盤的退化或是脊椎附近韌帶鬆弛(無骨折),造成脊椎得穩定性變很差,且無法維持在它原有的位置,所以會造成整塊的脊椎椎體往前或往後相對位移的現象,稱之『脊椎滑脫(spondylolisthesis)』,常發生在L4-L5或L5-S1,好發的族群是過度伸展、旋轉腰椎和長期負重的活動,也就是腰椎長期、重複性應力導致的關節間疲勞性骨折。
脊椎滑脫的症狀
1.雙側下背痛(因為矢狀面不平衡),疼痛多為偶發,且持續很多年,痛會往腳延伸(特別是大腿後外側)
2.個案通常會說他的疼痛會因為姿勢改變而不同,且晚上會比白天更痛
3.伸展時疼痛往往會更嚴重,因為伸展會為後脊椎(尤其是腰部)帶來負荷
4.能久站、走不遠,走沒步就要停下來休息
5.背部肌肉緊繃感,身體前彎會比較舒服
6.單腳或雙腳中出現痛、麻或無力的症狀,且延伸到小腿或腳:表示神經根受到壓迫
‼️但並非所有椎弓解離和脊椎滑脫,都會出現症狀喔‼️
造成脊椎滑脫的原因?
1.先天脊椎結構發育異常:小面關節先天發育不良所致,好發於L5-S1之間
2.椎弓解離:好發於年輕運動員、與外傷或壓力性骨折 (過度使用) 相關,以L5-S1之間最常見
3.腰椎退化:常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可能因關節韌帶鬆弛無力或關節強度弱化或骨質疏鬆造成椎間盤高度空間狹窄、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病變造成的脊椎不穩定有關,最常發生在L4-L5
4.創傷性:嚴重外傷造成的骨折性滑脫
5.病理性:因脊椎感染、腫瘤等原因,造成脊椎支撐力不足,產生的病理性滑脫
脊椎滑脫的分級
脊椎滑脫會依照往前位移的大小來做分級
第一級:>25%椎體往前滑動
第二級:26-50%
第三級:51-75%
第四級:76-100%
第五級:>100%
*早期椎弓峽部解離通常沒有症狀,低度脊椎滑脫(一級和二級)通常不會出現嚴重症狀。
*在高度滑脫(三級和四級)中,症狀顯著增加,55-91%背痛、44-55% 神經根症狀、50%限制活動
脊椎滑脫需要開刀嗎?
一般來說,脊椎滑脫的病患預後不錯,只有10–15% 的病人最終需要開刀。但脊椎會有位移就代表本身內部有極大的不穩定,不論開刀與否、術前或術後,增強核心肌群和腹內壓來穩定脊椎都是必須的事;沒有一種手術能在開完刀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對於多數脊椎滑脫的病患,無論有沒有神經學症狀,應當先從非手術治療開始做起。只有幾個情況發生時,會建議要開刀:
1.做物理治療或其他保守治療效果不彰3-6個月
2.滑脫已經大於第三級,滑脫程度已經超過一半
3.雙腳麻木、背痛或腳痛反覆發作、神經性跛行,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包含走路,坐到站,爬樓梯等等
4.大小便失禁(嚴重壓迫到脊髓:馬尾症候群)
脊椎滑脫的物理治療介入?
脊椎滑脫很常會因爲脊椎過度伸直(後仰的方向)、後方椎孔的空間變窄而導致壓迫到神經或是上下節本身的擠壓,所以我們要把脊椎的空間打開。物理治療介入主要是以止痛、回復活動度跟功能、增加核心力量跟脊椎穩定度、並增加神經肌肉協調控制。我們會強調透過在無痛的運動範圍內加強深層腹部肌肉和腰椎多裂肌來保持脊椎穩定。
1.骨盆後傾:當骨盆往後傾時,腰椎會往前屈曲,這樣空間就會相對打開。
– 平躺:雙膝彎曲踩在地上
– 將腰部、薦椎平貼在地面上,維持後傾姿勢,10秒/10次
*進階:強化軀幹屈曲力量(交替3M supine):屈曲時椎管變寬,神經根受壓得以緩解
– 平躺下維持骨盆後傾姿勢
– 將對側手腳交替伸直
2.多裂肌訓練:脊椎滑脫會讓穩定肌在靜止和收縮時厚度變小。許多文獻指出,多裂肌萎縮、整體
背部肌肉力量的減少可能是導致或加劇峽部和退化性脊椎滑脫的前滑
– 趴姿:將肚子深層的腹橫肌往上提並讓脊椎成一直線
– 維持上述動作後,將手臂水平外展和手肘彎曲90度後,抬離地面
3.抱膝放鬆姿勢
– 平躺:雙膝靠近胸口,雙手可以抱著雙腳並左右輕微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