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生,肌不可失:淺談肌少症

肌少症是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肌肉質量和力量可能逐漸減少,這種現象稱為肌少症。

  1. 漸進性的肌肉(骨骼肌)質量減少
  2. 肌肉力量減少
  3. 身體活動降低

這些可能會導致生活功能、品質下降、失能甚至死亡

肌肉流失的多寡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肌少症的成因有很多

1. 老化因素:因老化,生長激素分泌下降,會造成肌肉細胞的自我凋亡增加、肌纖維橫切面的面積減少、增加蛋白質分解基因,而這會使肌肉量開始流失,當流失到一定比例,影響到肌肉力量和活動表現時,就會造成肌少症

2. 神經系統變化 :因老化,神經細胞數量和功能減少,而影響神經肌肉的控制、體內粒腺體功能衰退和周邊血液循環不足,都會提高肌少症風險

3. 肌肉細胞凋亡 :老化本身會增加肌肉流失的速度和蛋白質的分解速、體內發炎會增加肌肉和蛋白質的損耗

4. 慢性疾病因素 :認知功能障礙、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竭、肝硬化、周邊動脈阻塞、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慢性疼痛等會導致情緒、飲食、活動力下降

5. 情緒障礙:造成身體壓力增加,也會讓壓力賀爾蒙(類固醇的一種)分泌過量,類固醇的副作用,是脂肪量增加,同時也會造成肌肉兩減少,使我們容易變胖
6. 賀爾蒙調控不正常:年齡增加,男性睪固酮、女性雌激素都會下降;維他命D3不足、甲狀腺功能不正常、生長賀爾蒙IGF-1不足、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都會造成肌肉量減少

肌少症的臨床表徵

肌肉流失後遺症:核心肌群消失、肌力變弱、易彎腰駝背、肩頸痠痛、下背痛、一旦肌少症,會增加骨鬆風險、平衡變差,易跌倒發生骨折

肌少症的篩檢標準

1. 雙手比C環繞小腿最寬的周長,若是手和小腿之間有距離,表示肌肉量
  較少

2. 連續起立坐下五次,計算秒數

3. 計時六公尺的時間,並計算出速度

如何預防和改善?

  • 規律運動:特別是阻力訓練和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維持肌肉質量。
  • 健康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取,並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營養素。
  • 早期診斷: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並積極干預。

別讓肌少症阻礙你的健康生活!從今天起,採取行動,讓你的未來充滿力量與活力!

分享文章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