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跳躍膝?
跳躍膝(Jumper’s Knee),醫學上稱為髕腱炎(Patellar Tendinopathy),是一種因為過度使用髕腱而導致的運動傷害,常見於需要頻繁跳躍、加速或減速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田徑選手等。此傷害主要影響股骨(大腿骨)與脛骨(小腿骨)之間的髕腱,導致疼痛、發炎與運動功能受限。
跳躍膝的症狀
- 膝蓋前方疼痛:尤其是在髕骨下方的髕腱處,通常於運動後或運動中加劇。
- 膝蓋僵硬與腫脹:在長時間不動後(如早晨起床)特別明顯。
- 肌力下降:特別是股四頭肌,影響運動表現與膝關節穩定性。
- 活動受限:嚴重時可能影響日常生活,例如上下樓梯、蹲下或跑步時感到疼痛。
物理治療與復健
1. 疼痛管理
- 休息與活動調整:避免高衝擊運動,如跑步、跳躍等,可改為游泳或腳踏車等低衝擊運動。
- 冰敷:於疼痛區域冰敷 15-20 分鐘,每日 2-3 次,以減少發炎與腫脹。
- 貼紮與護膝:使用髕骨帶(Patellar Strap)可減輕髕腱的壓力,提供支撐。
2. 伸展與放鬆
- 股四頭肌伸展:站立,手拉腳踝將小腿向後拉,感受大腿前側的拉伸,保持 30 秒,重複 3-5 次。
- 小腿肌伸展:腳後跟貼地,腳掌貼牆向前傾,保持 30 秒,重複 3-5 次。
- 泡沫滾筒放鬆:針對股四頭肌與髂脛束使用泡沫滾筒按摩,減少肌肉張力。
3. 肌力訓練
- 離心股四頭肌訓練(Eccentric Training)
- 站在階梯上,單腳慢慢蹲下,另一腳輕輕接觸地面後再回到原位。
- 重複 3 組,每組 10-12 次。
- 髖部與核心訓練
- 臀橋(Glute Bridge):仰臥,雙腳屈膝,臀部向上抬起,保持 5 秒後慢慢放下。
- 蚌殼式(Clam Exercise):側躺,膝蓋彎曲 90 度,保持腳跟貼合,將上方膝蓋抬起,感受臀中肌發力,然後慢慢放下,重複 10-15 次,每側 3 組。:側躺支撐,維持 30 秒,有助於增強核心與髖部穩定性。
4. 運動恢復與回歸訓練
當疼痛明顯減少並且肌力恢復後,可循序漸進恢復跳躍與跑步訓練,例如:
- 小範圍跳躍(Mini Hops)
- 階梯快步(Step Ups)
- 彈力帶側向步行(Band Walks)
預防跳躍膝
- 加強股四頭肌、膕繩肌與臀部肌群,保持膝蓋穩定。
- 避免過度訓練,適當安排休息日。
- 進行完整熱身與收操,減少肌肉僵硬。
- 使用適當的運動鞋,提供良好的緩衝與支撐。
- 維持良好運動姿勢,避免膝蓋過度內翻或壓力集中。
結論
跳躍膝是一種常見但可預防的運動傷害,透過適當的休息、物理治療與肌力訓練,大多數患者可以成功恢復並重返運動場。若疼痛持續未改善,建議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的評估與治療,以確保最佳的復原效果。
如果你有相關問題或需要個別化治療計畫,請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