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物理治療如何提升失智長者的生活品質

失智症、失智症治療、失智症物理治療、失智症肌力訓練、神經物理治療、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患者常面臨多方面的挑戰,除了認知功能下降外,身體機能的退化也可能隨之而來。物理治療作為全方位照護的重要一環,能有效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減輕家庭照護者的負擔。本文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說明物理治療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重拾行動能力。

失智症患者的物理治療案例

個案背景

75歲李阿嬤與84歲丈夫李阿公同住在蘆洲舊社區的無電梯公寓三樓。李阿嬤因失智症影響而認知功能下降,表達及理解能力較差,生活起居大部分由年邁的丈夫照顧。由於先前多次跌倒,李阿嬤大部分時間只能臥床或坐輪椅,幾乎完全喪失行走能力。

「要是我先走了,她該怎麼辦?」年邁的丈夫雖然笑著說,但字句之間充滿道不盡的擔憂與無奈。

居家長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的介入與成效

初期評估與訓練

初次訪視時,物理治療師針對阿嬤整體狀況進行評估,發現她因長時間缺乏活動,導致動靜態站姿平衡、下肢肌耐力等能力衰退。加上失智症引起的認知功能下降,使阿嬤無法自行使用助行器行走。

治療初期,物理治療師設計了一系列靜態站姿平衡的活動,逐步增加阿嬤的站立時間:

  • 扶椅子維持站立姿勢
  • 練習不扶物站立
  • 站姿下進行手部活動

照顧者指導與日常能力評估

考量到阿公年邁,照顧負擔重,物理治療師也指導正確的移位和照顧技巧,例如:

  • 較省力的方式將阿嬤從床移位至輪椅
  • 協助阿嬤從坐姿轉為站姿

同時,物理治療師評估了阿嬤的日常生活能力,讓阿公了解到阿嬤其實可以自行拿水杯、穿拖鞋等,這也讓阿公的照顧負擔大幅減輕。

進階行動能力訓練

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物理治療師陪著阿嬤練習使用助行器行走,增加她的自信心與行走耐力。阿嬤逐漸進步,能在家中自行使用助行器行走,或是扶著一手在不同房間穿梭行走2-3趟。

後續,復能目標轉向上下樓梯訓練:

  1. 從半層樓梯開始練習
  2. 逐漸增加到一層樓梯
  3. 再增加到一層半樓梯

現在,阿嬤已能在協助下上下約兩層半的樓梯,看著離公寓大門越來越近,物理治療師問阿嬤想不想到公寓外面散步,阿嬤開心地笑了。

失智症、失智症治療、失智症物理治療、失智症肌力訓練、神經物理治療、阿茲海默症

物理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的多重效益

改善身體功能

針對失智症患者的物理治療,重點在於:

  • 增強肌力與肌耐力
  • 改善平衡與協調能力
  • 維持或恢復行走能力
  • 預防跌倒風險

認知功能的間接提升

研究顯示,適當的身體活動對認知功能有正面影響,可能延緩失智症的進展:

  • 增加腦部血流量
  • 刺激神經元連結
  • 提升情緒與社交互動機會

減輕照顧者負擔

「阿嬤平常都不講話,怎麼看到妳都會笑、都會講話?」阿公總是驚喜地說。物理治療不僅幫助患者本身,也為照顧者提供實質的支持:

  • 教導正確且省力的照顧技巧
  • 發掘患者潛在的自理能力
  • 提供專業諮詢與情緒支持
失智症、失智症治療、失智症物理治療、失智症肌力訓練、神經物理治療、阿茲海默症

物理治療的全人照護

「謝謝!」鮮少開口的阿嬤,突然的道謝讓阿公害羞得不知所措。看著兩人互動流露出對彼此的愛,這樣的時刻正是物理治療工作最有意義的回饋。

失智症的物理治療不僅關注身體功能的恢復,更兼顧患者的尊嚴與生活品質。透過專業的評估與介入,物理治療師幫助的不僅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當我們思考失智症治療時,除了藥物控制,也不應忽視物理治療所能帶來的全面性改善。

物理治療幫助的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家庭

對於有失智症親友的家庭,建議尋求神經物理治療專業協助,制定個人化的肌力訓練計畫,讓患者在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失智症的旅程中,維持最佳的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

返回頂端